泛型介绍
1.泛型又称参数化类型,是jdk5.0出现的新特性,解决数据类型的安全性问题
2.在类声明或实例化时只要指定好需要的具体的类型即可
3.java泛型可以保证如果程序在编译时没有发出警告,运行时就不会产生ClassCastException异常。同时,代码更加简洁、健壮
4.泛型的作用是:可以在类声明时通过一个标识表示类中某个属性的类型,或者是某个方法的返回值的类型,或者是参数类型。
泛型的声明
interface 接口<T>{}和class类<K,V>{}
//比如:List,ArrayList
说明:
1.其中,T,K,V不代表值,而是表示类型
2.任意字母都可以。常用T表示,是Type的缩写
泛型的实例化:
要在类名后面指定类型参数的值(类型)。如:
1.List<String>strList = new ArrayList<String>();
2.lterator<Customer> iterator = customers.iteratorn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//1.HashSet
Set<Student> set = new HashSet<Student>();
set.add(new Student("john",12));
//使用泛型后,下面的语句就会报错
//set.add(100);
Iterator<Student> iterator = set.iterator();
while (iterator.hasNext()) {
//使用泛型后,快捷键就会自动返回Student类型
Student next = iterator.next();
System.out.println(next);
}
//3.HashMap
HashMap<String,Student>hashMap = new HashMap<String,Student>();
//keyset来遍历
}
class Student {
public String name;
public int age;
public Student(String name, int age) {
super();
this.name = name;
this.age = age;
}
@Override
public String
toString() {
return "Student{" +
"name='" + name + '\'' +
", age=" + age +
'}';
}
}
泛型使用的注意事项和细节
1.interface List<T>{},public class HashSet<E>{}....等等
说明:T.E只能是引用类型
看看下面语句是否正确?:
List<Integer>list = new ArrayList<Integer>();
List<int> list2 = new ArrayList<int>();
2.在指定泛型具体类型后,可以传入该类型或者其子类类型
3.泛型使用形式
List<Integer>list = new ArrayList<Integer>();
List<Integer>list = new ArrayList<>();
如果我们这样写List<Integer>list = new ArrayList(); 默认给它的泛型是【<E> E就是 object 】
自定义泛型类
基本语法
class 类名<T,R>{成员}
细节
1.普通成员可以使用泛型(属性,方法)
2.使用泛型的数组,不能初始化
3.静态方法中不能使用类的泛型
4.泛型类的类型,是在创建对象时确定的(因为创建对象时,需要指定确定类型)
5.如果在创建对象时,没有指定类型,默认为Object
自定义泛型接口
基本语法
interface 接口名<T,R>{}
细节
1.接口中,静态成员也不能使用泛型(这个和泛型类规定一样)
2.泛型接口的类型,在继承接口或者实现接口时确定
3.没有指定类型,默认为object
自定义泛型方法
基本语法
修饰符<T,R>返回类型 方法名(参数列表){}
细节
1.泛型方法,可以定义在普通类中,也可以定义在泛型类中
2.当泛型方法被调用时,类型会确定
3.public void eat(E e){},修饰符后面没有<T,R>eat方法不是泛型方法,而是使用了泛型
泛型的继承和通配符
1.泛型不具备继承性
2.<?>:支持任意泛型类型
3.<? extends A>:支持A类以及A类的子类,规定了泛型的上限
4.<? super A>:支持A类以及A类的父类,不限于直接父类,规定了泛型的下限
JUnit
使用方法
@Junit
可以测试代码